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额尔古纳市 > 额尔古纳市新闻 > 生命的长河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生命的长河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发布时间:2025/1/24 15:06:53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又很喜欢追风的人,最近网站一直在说这本书有多么好,卖了几百万的书,我在想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让这么多人为它买单,不管是董老师的魅力还是本身这本书的吸引力,我决定买来“欣赏”一番。

从网站上下单,书到了以后,说实话,因个人文化底蕴的原因,看了几页,不知道在说什么,脑子里面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词语,像“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氏族部落之意;希楞柱:为了适应环境他们居住在一个非常简单的蓬子里,这种篷子也就是他们住的房子就叫希楞柱。弄懂了一些晦涩的词语以后,我又重新开始从头开始看。

故事的开始是以一位90岁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查阅了相关资料,这位故事主人公原型玛利亚-索老人于年08月22日去世,享年岁,这位老人经历了这个民族的起起伏伏。整个故事分为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个篇章,这位90岁的老人,经历了两段美满的婚姻,拉吉达(女主人公的第一任丈夫),瓦罗加(主人公的第二任丈夫),这位老人说:如果说我的第一个媒人是饥饿的话,那么我第二个媒人就是战火。她用很平和和平静的语气叙述着她和她的家族在生命长河中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艰难曲折但又带着传奇色彩的平凡人生,也讲述了因为时代的发展,鄂温克族面临着选择,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这本书从“清晨”以后就一直不断的在告别,“正午”部分尼都撒满走了,林克(小说女主人的父亲)走了,达玛拉(小说女主人的母亲)走了。这部分最让我难过的是林克走了以后,尼都萨满和达玛拉互生情愫,但是因为尼都萨满是林克的弟弟,两人的感情无法得到氏族的承认和祝福,渐渐无疾而终。达玛拉就是在承受着丧夫之痛,新的感情不受祝福之痛渐渐凋零。

第三部分“黄昏”里面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更多的是告别,这部分最让我不能理解但又觉得极其伟大的人是妮浩,在尼都萨满走了以后,她接过了这个重任,正是因为这个重任她为了救别人一次次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这是这本书中唯一让我觉得最具有神奇色彩和迷惑的地方,也或许科学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吧,妮浩为了救别人四次以自己的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期中有一个孩子是在妮浩腹中死去的,第五次为了救森林大火,自己跳神后去世。她在救别人的时候,内心也是挣扎的,但是好像又是使命感在召唤她必须要这样做,以至于后来她身上随身带着麝香,不想再继续有孩子,后来氏族里面有了卫生院,依芙林把托在掌心的那包药给妮浩看,说你的孩子从此就平安了!妮浩感动的流下了泪水。我想这个泪水也是对已经失去的孩子的怀念、心疼和自责吧。这部分我看的比较压抑,就像主人公说的: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最后一部分是半个月亮,鄂温克族因为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走的走,散的散,主人公说:我忘不了在商店看到的两匹布,一匹青蓝,一匹乳黄,他们一明一暗的站在那里,就像黑夜和黎明。一直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在讲鄂温克族的发展和未来吧。

看完整本书,我不太描绘这种感觉,我没有对书中描述的大山大河油然而生不知所以,我更喜欢宇辉老师说的这句话:“命运不会给你明确的指示,只是在暗中给你画了一条线,不管你顺从还是挣扎,来了的就来了,走了的也就突然就走了,这由不得你自己”。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第七届茅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京东月销量1万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15.4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gunazx.com/eegnsxw/1632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000015号-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