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和煦的阳光、微凉的秋风,8月16日,来自全国的50多名“学习强国”编辑记者走进内蒙古“印象”之旅的第二站额尔古纳市,共同探寻这座“边境小城”的绿色发展之路。
额尔古纳素有“呼伦贝尔缩影”的美誉,万公顷原始森林、27万公顷天然草场、“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以及81条流域面积超过平方公里的河流,构成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额尔古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近5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32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8.23%和92.6%,保持了森林、草原、河流、湿地完好的生态底色。“行走在原生态的白桦林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就是额尔古纳的金山银山。”北京市委宣传部舆情处李仲虞一边聆听白桦林保护和开发的故事,一边发出由衷的赞叹。
额尔古纳白桦林景区空中栈道。(来源: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源远流长的额尔古纳河、绵延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共同孕育出了.31万公顷的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走进额尔古纳湿地,沿着干净整洁的栈道登上观景台,从观景台向下望去,壮美的湿地风光如大自然挥洒的画卷铺展而来,河流湿地、滩涂湿地、灌木、塔头相伴而生,展现着无限生机。“来到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走近‘亚洲第一湿地’,感受到了额尔古纳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相信额尔古纳市一定会成为一座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吉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李晓勇说道。
壮美的额尔古纳湿地。(来源:额尔古纳市委宣传部)
绿色,是额尔古纳永远坚守的“生命线”。但要绿色也要发展,额尔古纳市将生态优势作为加快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转化绿、提升绿、拓展绿上狠下功夫,让好生态成为额尔古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全域、全季、全业高端旅游目的地。目前,额尔古纳市有A级旅游景区9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5个。“十三五”期间,额尔古纳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额尔古纳实现“化茧成蝶”的蜕变。
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的额尔古纳,如今已被列入中国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试点和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额尔古纳的实践又一次证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来源:“来内蒙古吧,把‘印象’带回家”融媒报道组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胡梦莹
编审:赵宗杰
终审:李恩广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