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个读者就有个哈姆雷特,这本网传销量万本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今天我就作为第万个《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者,来分享我的感受。
看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感觉都是灵动的,似乎让你感觉到不是你在想象和思考,而是你的灵魂脱落后,自然落入了那风、那树、那苔藓、那岩石、那希楞柱、那萨满舞动的神灵。会让你感觉到天很蓝但并不高,日月星辰很亮但并不远。
整本书会让人感觉到,人物明明是灵动的,却显得那么宁静。草木万物明明是寂寥的,却总是那么生动鲜活。明明是写人的行为和情感,却总能让人感觉到苔藓在起舞,岩石在跳动,树木在表达,青草在律动,风儿在伴奏,星星在送信,月亮在传情。明明是在写春夏秋冬,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四季轮转,岁月更迭,历史变迁,游牧民族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纯天然生活,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一切归于田园,归于山河、归于森林的原住民文化。却总能让人感觉到人在画中游走,情在景中流淌,似乎感觉到离开的景也就离开了人,离开的人也就离开了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而然。
那皎洁的月光,那月光下舞动的河水,那通灵性的驯鹿,那白雪中森林的银装素裹,那寒夜中寂寥的额尔古纳河,那90年来未曾灭过的火种。那从自然中来,又归于自然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似乎让我随着梦一起漂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看了这本书,让我由衷的敬佩作者迟子建老师,在他的笔下,让我们感受无限的宁静和质朴,感受内容的细碎和情感的丰满,似乎调取了我们往生的记忆,感觉那样的原住民生活曾经就属于我们,只是自己遗忘了,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调取古老的记忆罢了。
这本书,既让我们看到了鄂温克族人们的善良、纯朴、满足、坚守和勇敢,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本族文化的崇敬之心和对神秘文化信仰的力量。既让我们看到了人和大自然共生的和谐,又让我们看到人性脆弱的一面,在情感和困境面前,争脱不了的无奈。人在自然的法则下,逃不出阴阳的守衡,生死的对称,因果的轮回。
在书中,虽然让我们看到了萨满护神的大爱和取舍,但能量的守衡,谁也不可能多得一分或少得一分。虽然生在自然、活在大地、滋养在纯粹爱中的男女,也会有因爱弄错了身份的个案。像玛利亚和依芙琳这两个家庭,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们受到原生家庭的情感模式和情绪模式的制约,不仅绑住了自己,也影响了她们的孩子,心灵的滋养和疗愈或许是她们唯一的觉醒之路。
总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的精神如甘露沐浴春草,如天籁唤醒大地,为你带来视觉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