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额尔古纳市 > 额尔古纳市美景 > 被天龙八部耽误的辽国契丹史,原来

被天龙八部耽误的辽国契丹史,原来

发布时间:2024/6/20 9:41:34

导读

雁门关前,10万辽军兵临城下,辽道宗耶律洪基胁迫一代武林神话萧峰攻打南宋,萧峰宁死不从,反胁迫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越过宋辽疆界。随后萧峰引刀自尽,被阿紫抱着一起跳入山崖。

这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最悲情的一幕,这部小说也是大多数人对辽宋这段历史最传统印象,但其实我们都被骗了,切记不要把小说中经过艺术加工的情节当作真实历史。

《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辽道宗时代,辽宋两国间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是贯穿小说始终的时代背景,但历史上的辽国与宋国也经历了战争与和平不同时期,并不像小说里那样一直剑拔弩张。

契丹建立辽国后,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五代时期,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辽太宗灭掉后晋后一度吞并中原,但立足不稳,在北返途中暴卒,引发辽国地位之争,契丹人才撤出中原。

公元年,宋朝建立后,契丹又支持北汉与宋朝抗衡,宋辽之间再次处于敌对状态。

辽国始终觊觎中原,时常南下骚扰,宋朝则有收复燕云之志,宋太宗曾两次大举北伐。直到公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军南下攻宋,双方达成历史上著名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关系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双方各守疆界,每年互遣使者往来交替,边境开设榷场贸易,偶尔有一些军事冲突,但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战事,基本处于和平状态。因此,《天龙八部》里辽道宗耶律宏基妄图举兵灭宋的事情是纯属虚构。

不过,小说中萧峰帮助耶律洪基平定辽国皇叔叛乱,被封南院大王,历史上确有其事,指的是辽道宗时期著名的重元之乱。

除了时代背景,武侠小说里关于契丹人生活描写,同样是虚虚实实,存在艺术加工。契丹人有两个大汉姓,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所以乔峰应改为萧峰。

如果根据真实历史,萧峰是典型的契丹人,与其成婚的阿朱姑娘有可能是姓耶律的契丹人,因为是两个固定通婚集团,而且契丹人婚姻观念与今天也有很多不同:

一是族内中较少考虑血缘、辈分等因素,有姑表婚、姑侄婚、甥舅婚等。

二是有收继婚传统,也就是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

话说回来,契丹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辽国又是怎样一个朝代呢?

从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不久后,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年,被金国所灭。

全盛时期的辽国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地区游牧民族政权,共传九帝,国祚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朝代。

由于辽国国土幅员辽阔,版图甚至比宋朝还要大,一度被其他国家当成中华文明代言人,以至于现在俄语契丹发音指的就是中国,可见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对中国历史影响之大。

契丹最初只是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一个游牧民族,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形成一个部族联盟。他们曾先后归附于唐朝、突厥、回纥。一直到五代十国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时,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才统一各部正式建立契丹国,自称辽太祖。

公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本应是太子,同时也是长子的耶律倍继位。由于杀伐果狠的太后述律平更加青睐勇猛善战的次子耶律德光,害怕遭到太后清算的大臣们便拥立耶律德光为帝,视为辽太宗。

辽太宗继位后,处处排挤哥哥耶律倍,致使耶律倍不得不离家出走,最终客死他乡。辽太宗在位时曾两次入主中原:

第一次是帮助儿皇帝石敬瑭建立后晋,轻松获取幽云十六州战略要地。

第二次是直接攻入开封,灭掉后晋,正式进入中原,但遭到中原人民强烈反抗不得不撤兵北还,辽太宗在撤兵途中病逝。

辽太宗去世后,随军将士拥立耶律倍长子耶律阮为帝,但述律平太后想让耶律德光同母弟耶律李胡即位,于是爆发皇位争夺战。

为避免契丹因内战消耗太大,双方最后达成一致,太后和耶律李胡最终选择承认耶律阮为皇帝,视为辽世宗。辽世宗在位时,皇族谋反不断,都被顺利平定。

公元年,辽世宗受北汉之邀一起攻打后周,因连年征战,将士们不愿再战。就在大军晚上住宿火神淀时,宗室大臣耶律察割嗜杀辽世宗后僭越为帝。

不久后,耶律察割又被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诱杀,耶律璟因此顺势被拥立为帝,视为辽穆宗。

辽穆宗性格暴戾,不但喜欢对近侍滥用刑法,手段极其残忍,而且喜欢喝酒,经常从晚上喝到天亮,白天则呼呼大睡,所以被称为“睡王皇帝”。

一开始,与辽穆宗同时代的中原王朝是后周。北汉本来想联合辽国一起攻打后周,不料反被击败。辽穆宗郁闷之余便以喝酒、睡觉、杀人为乐。

后来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精力全部放在征讨南方,辽穆宗也在这段时间因爱好虐杀近侍被近侍所杀。

辽穆宗耶律璟死后,大臣拥立辽世宗耶律阮次子耶律贤为帝,视为辽景宗,他的皇后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辽景宗是辽国中兴之主,眼看地处中原北宋王朝不断蚕食南方小国且日益强大,辽景宗也开始整顿吏治,实行各种改革,终于使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败的辽国重回正轨。

公元年,辽景宗耶律贤病逝,长子耶律隆绪继位,视为辽圣宗。由于辽圣宗时年才10岁,辽国军政大权因此落入萧太后手中。

北宋自建国起,其君臣上下便有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志,但由于宋太宗两次发动北伐,都被萧太后挫败,北宋彻底失去收复故土机会,不久后,两国签订澶渊之盟。

此后余年,宋辽再无大规模战事。萧太后在摄政27年后去世,亲政的辽圣宗仿照唐制进行科举考试,任贤用能,并在政治经济上对辽国进行多项汉化改革,从而将辽国国力带入极盛时期。

公元年,辽圣宗病逝,其长子耶律宗真继位,视为辽兴宗。辽兴宗在位前三年军政大权都掌握在自立为太后的辽兴宗生母的萧耨斤手中。

野心勃勃的萧耨斤不但废黜本应称太后的辽圣宗皇后萧菩萨哥,还意欲废黜辽兴宗,另立其弟耶律重元为帝。

不料,耶律重元反而将母亲计谋告诉辽兴宗。得到消息后的辽兴宗趁外出游玩之际,一举铲除太后萧耨斤势力集团。

辽兴宗感恩弟弟耶律重元的帮助,不但册封其为皇太弟,还在醉酒时答应将来要传位于他,当然这个承诺最终未能实现,也为后来耶律重元父子的谋反埋下伏笔。

辽兴宗在位时,眼见北宋屡屡在宋夏战争中败北,于是想趁火打劫,索要关南十县和原属于北汉的领土(辽国藩属国)。

为了避免和辽国重启战端,宋仁宗只好答应在澶渊之盟规定的岁币基础上,再增加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岁币,算是了结了辽国这次索地之争,史称重熙增币。

在和宋朝达成协议后,辽国和西夏的关系迅速恶化。辽兴宗先后多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可最终都无功而返。由于国内多年兵戈不息,百姓怨声载道,辽国国势日益衰败。

公元年,辽兴宗外出巡游时不幸身染重病去世,长子耶律洪基继位,视为辽道宗。辽道宗在位时忠奸莫辩,虽然顺利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父子叛乱,但此后又宠幸权臣耶律乙辛,不仅稀里糊涂赐死皇后萧观音,还听信奸臣谗言,囚禁皇太子耶律浚,后被耶律乙辛杀害。

耶律乙辛为了进一步谋权篡位,不仅杀害了太子之妻,还想要加害太子的儿子皇孙耶律延禧。好在辽道宗及时醒悟,废黜耶律乙辛及其党羽,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公元年,辽道宗去世,皇孙耶律延禧继位,是辽天祚帝。辽天祚帝在位时,宠信奸臣、贪图享乐,最终导致朝政腐败,国内外矛盾迅速激化,各部族首领纷纷起兵反辽,其中包括生长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

公元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金国。辽国在对阵金国时屡战屡败。不久后,北宋也通过海上之盟和金国一起出兵,于年攻灭辽国,辽天祚帝被俘后客死他乡,辽国宣告灭亡。

总体来说,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开始,辽朝便开始形成一套分别适用于契丹族和汉族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一国两制的意思),从而大大加速辽朝封建化和汉化进程。

不幸的是,辽国后期皇帝和北宋后期皇帝一样,都是因贪图享乐而死,以至于最后都被东北地区杀出来的金国所灭。

不过,辽国灭亡时,契丹族还有百万之众。明朝时期,契丹就在历史记载中彻底消失,他们的后裔去了哪里,一直是困扰史学家的难题。

辽国灭亡前后,因局势混,各地辽国宗室纷纷自立,从而出现北辽、西辽、东辽、后辽等政权。其中以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辽实力最强,西辽不但雄踞中亚地区百年,还一度成为当地霸主,甚至一度改变中亚历史轨迹,一直到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崛起时才被攻灭。

至蒙元时期,契丹族群依然存在,元朝后期,契丹人才逐渐消亡,大多融入到其他民族中。

直到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分子考古学研究团队才解开千古之谜。

专家从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墓葬里提取DNA,再去云南宝山地区取阿、莽、蒋姓和其他民族血样,还去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和其他旗县取达斡尔、鄂温客、蒙古、汉族等人群血样中提取DNA。

经过DNA测序发现,直到现在,尚有两支契丹人后裔存在:

一是东北达斡尔族,他们与契丹人有最近血源关系。

二是居住在云南省施甸县阿、莽、蒋姓族人。

时至今日,俄语仍称中国为契丹。香港国泰航空英文名也有Cathay字样,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一个王朝早已远去的身影。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观看

文章参考:《我的契丹》《契丹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eergunazx.com/eegnsmj/1547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冀ICP备20000015号-4

当前时间: